狗狗怎么得了狂犬病的症状?
狂犬病(Rabies)乃由于狂犬病毒侵犯脑脊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均可感染,但以动物病为多见[1]。本病主要发生于犬属和猫属的动物;狼、豺、狐、鼬獾等亦常发生疫情;牛、马、猪等家畜也可发病;偶可发生在猴、大象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及禽类中。 人类多因被患狂犬病动物咬伤而遭受病毒侵袭。极少数患者也可因为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污染或进食未彻底加工煮熟的病毒潜伏期的动物肉而患病。应用狂犬病疫苗注射不当亦可引起人的疾病。 临床上,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短则数日,长者可达数年,通常为2~3个月左右。临床分三期: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1.潜伏期:此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亦无特异体征与病理变化。病毒在患者体内逐渐扩散,多数患者在潜伏期中段开始进入前驱期。
2.前驱期:患者的体温升高至38℃左右,并出现全身不适、烦躁不安、失眠、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见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并可出现皮肤搔痒、荨麻疹、斑丘疹等,有时可见舌、唇、手指(趾)端等处局部红肿,进而发展为水疱、溃疡、糜烂,甚至出血或坏死。 约6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特异性神经症状,包括低热、食欲不佳、易怒、恐水、畏光(对光线极度敏感)、声音、疼痛刺激敏感以及多汗、流涎、吞咽困难、狂躁不安、意识错乱等表现,随后进入兴奋期。此时患者唾液内可带毒,但无全身性麻痹现象,故称“亚临床型”或“隐性”(nonclnic)狂犬病。
3.兴奋期:患者多突然发病,其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且持续多日不退。除上述特殊神经症状外,还伴见咽喉痉挛、呼吸肌麻痹等严重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尿失禁等[2][3],最后因心力衰竭、呼吸道梗阻等原因导致死亡。有些患者在发病前可有轻度发热、头疼、全身不适,但随即出现恐惧不安和精神错乱,少数病人有低热、头痛、乏力、疲倦等情况,持续时间约5~7天。
4.麻痹期:该期为病程的最后阶段,患者神志不清,眼球运动明显受限,反射消失。喉部肌肉逐渐松弛,发出似犬类的叫声,患者肢体软瘫,出现肌肉阵发性收缩,最终因呼吸肌完全麻痹所致窒息而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在狂犬病潜伏期内,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尚无反应性,但在潜伏期后期,血清中出现抗狂犬病毒的中和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