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疫苗后有肿块怎么办?
我打完三针乙肝疫苗后,右臂肘部外侧(针孔附近)约3*5cm 大小皮肤下出现一个1.5cm 高,0.5cm 厚,24 小时缓慢增大的肿块,无红、无热、无疼痛,表面皮肤正常,按压时有压痛,但不太厉害。 我很担心是疫苗的副作用还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于是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怀疑是注射疫苗后的不良反应,让我不必担心,可以自行消退;如果要尽快退掉,可以吃些消炎药(头孢类)。
我吃了两天头孢,肿块明显变小,于第 6 天完全消失。 所以说,你现在的这种情况应该是正常的疫苗接种反应,不用太过紧张,密切观察,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缓解症状。
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目前接种乙肝疫苗的机构很多,但是接种程序一般都是按照“0-1-6”方案进行,即第一针接种后,1及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
除了接种机构的选择外,在接种前请注意以下几点:
• 详细了解并确认自己以前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若未接种过则需按“0-1-6”方案进行接种;若接种过,请提供上次接种的日期,方便计算是否需要补种加强针。
• 在接种疫苗前,应先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既往所患疾病、近期的用药情况以及是否有疫苗过敏史等,以供医生判断是否能接种该疫苗。
• 在疫苗接种期间及接种后可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在饮食方面应该清淡饮食、合理膳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注意饮水量充足。
• 除接种部位可能有一些局部反应以外,一般不会影响日常学习和正常生活。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新生儿接种三剂乙肝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可达到95%以上。
但如果母亲是大三阳(e抗原阳性),婴儿应在出生后24h内接种第一针疫苗,并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疫苗。如果母亲是小三阳(e抗体阳性),孩子出生14天后即可接种乙肝疫苗;首剂疫苗在孩子出生的当天接种,第二剂疫苗在第1个月及第6个月时各接种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