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是不是夜行动物?
不是,大部分鼠类都是昼行性动物(注意这个定义是“大部分”而不是“所有”) 所谓的昼行性和夜行性的定义是根据光照周期来划分的。
光周期的概念是这样的:把昼夜分界线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用R表示代表白天,下半部分用N表示代表夜晚;每一天的每个时刻的光线都可以通过一个坐标确定它们的位置,这样每一天被划分成了24个时段,分别用1到24字母表示。每一个月的每一天都对应一天的哪一个时刻,这样一个月就被划分成了720个时间片。而一个光周期就是一天中光线的变化过程,从黑夜到黎明或者从白昼入黑夜。根据光周期的长短不同,可以把动物划分为三种类型:短光周期动物、长光周期动物和中间型光周期动物。
也就是说只有当光照周期小于等于720分钟的时候,这种动物才是夜行性动物,反之则是昼行性动物。
那么什么是光周期呢?这里引入两个概念:光暗期和光暗段。 简单说光暗期就是一个昼夜循环过程中光明和黑暗的时间长度,其数值等于24减去光照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单位是时)。例如如果早上8点开始天亮,晚上6点天黑,则光暗期为12小时。 如果一天中有两个或多个不同时开始的昼夜循环,就以各个循环的开始时间为计算依据。 如果开始时间相同,就按结束时间算,取最短的一个。
例如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有四个循环,分别在上午9、10、11点和下午3、4、5点进入黑夜,则光暗期变为6个小时。 如果没有固定的黑夜,则光暗期按照12加上各个时刻的余数来计算,比如上面例子中,12+(11-6)=17,因此光暗期就是17个小时。
在研究生物的生理活动时候,常常需要考虑光周期这一因素,以便合理设计实验。另外光周期也会对生物的繁殖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