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是,日本龙猫(学名:Tatrix japonica)属于兔形目、鼠兔科中型哺乳动物 ,通体粉白色至浅米色 ,有黑褐色斑点或条纹。头圆、眼小、耳朵短而呈圆形。四肢较短,尾巴长度约等于身长的一半。前肢较后肢粗壮,爪明显。全身无毛。
主要生活于温带及亚热带山地森林中,一般生活在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也常有在平原出现而导致人类患病的报道。喜独居,白天夜间活动,善跑、跳跃敏捷且会游泳。耐寒、不耐热,喜欢干燥的环境。多穴居,洞中昼夜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小,有利于冬眠。
日本龙猫原产于中国黑龙江流域、蒙古、韩国半岛、朝鲜西部和日本本州等地,目前在中国分布于河北、山西、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多数为野生,少部分作为宠物养殖。 由于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滥捕乱杀以及栖息地的破坏,使得日本龙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6年,国家林业部将日本龙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将其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物种。
龙猫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但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在中国目前没有进行规模性繁育,几乎所有的流通渠道都来自走私或者水客,带有一定风险,不建议喂养。
外来入侵物种的由来和种类:
外来入侵物种系指从外地引进的,离开原生长地进入新的生态系统的物种。外来入侵物种的出现可能是意外事故,但多数是由于人们对动植物进行非适宜性的引种或放养。外来入侵物种一般具有生物竞争力强、自然传播能力强和危害大的特性,这些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常常缺乏天敌制约,会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而且一旦定殖,根除困难,其影响和治理成本巨大。如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人工引进杂草养蜂,结果紫松果菊等有毒杂草在全国泛滥,致使全国6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濒临绝种,治理杂草花去300多亿美元。再如,水葫芦原产南美,在世界各地作为观赏和饲喂鸭子等用途被广泛引进,20世纪60年代我国曾定位于养猪饲料被国内各地普遍引种。水葫芦适应性强,生长条件要求很低,覆盖河湖水面后,导致水下植物和水生动物灭绝,许多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因而失去航运、蓄洪和养鱼的价值,为此每年全国各地不得不花费上亿元经费铲除水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