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狗得狗瘟会死吗?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呕吐、腹泻、皮炎为特征,犬瘟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防制该病。 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40°C以上),精神差,食欲减退或废绝,眼鼻流浆液性分泌物,打喷嚏,咳嗽,呼吸急促,脉搏加快。
多数病例体温呈波浪状下降,在39.5-40°C之间反复持续时间较长;也有少数病例症状不典型,如体温升高不明显(低于40°C),或体温虽高达40°C以上,但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或在2-3天内死亡。病程一般为3-4周。 血象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液涂片可发现嗜中性粒细胞内含有杆状晶体,称为杆状体,是本病特有的诊断证据。
患犬的唾液、鼻涕、尿液、粪便中皆可分离出病毒。在病犬脑脊髓液、肝、脾、淋巴结等处也可检测到病毒。上述部位的发炎、坏死和出血是判断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应注意观察与记录。 防治措施 由于犬瘟热的病原体属于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能够直接杀灭病毒。抗生素等抗菌药物根本无法起到作用。
当前,临床上能够控制犬瘟热的主要药物是抗病毒类和支持辅助治疗类药物,正确用药、合理用药对病患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用于治疗犬瘟热的病毒类药物包括:抗病毒的西药如病毒唑(利巴韦林)、板蓝根颗粒冲剂、黄连素注射液等;清开灵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等;抗感染的中药如生地、黄岑、金银花等。 为防止犬瘟热后期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可在早期适当应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三磷酸腺苷(ATP)等。对于出现抽搐的重症患者应注射地西泮(安定)、苯妥英钠等镇静药,并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性代谢紊乱。
在治疗过程中,除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外,还应密切注意狗狗的呕吐、腹泻情况,以及进食量和精神状态,随时了解疾病转变趋向,以便及时准确地给予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