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种活得长吗?
说点好玩的吧,之前在普吉岛做海龟保育员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不同品种的乌龟会组成一个族群,一起生活、一起繁殖!比如这里,有印度星龟和苏卡达,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竞争,但是并没有表现出大范围的种族隔离,它们偶尔也会吃彼此的孩子。而在另一处,则有菲律宾刺龟和亚达伯拉象龟,同样也没有明显的界限。不过,当我把两只印度的幼龟放到一只雄性菲律宾刺龟面前时,它立刻把幼龟翻个身作挣扎状,显然认为这些外来物种是入侵的,要加以驱逐。 那么问题就来了——同一种类的乌龟会相互攻击,甚至杀死对方自己的孩子(我亲眼看到一只公的菲律宾刺龟咬死三只母的小刺龟),而不同种类的乌龟有时会和平共处。因此我认为:首先,“种类”这个划分是有问题的;其次,“纯种”的概念也是不准确的。
我个人更同意一种观点:生物的分类是基于物种进化形成的形态差异等客观存在的性状,而不基于个体出现的变异或基因突变。也就是说,在一个物种范围内,大多数(80%以上)的成员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基础,也就是基因型是一样的。而极少数的变异个体,因为无法与多数个体进行交配而导致其基因型不能延续。一个物种就是一个连续的基因库,所有的个体都具有同样的或相近的基因型。 而杂交则是两个基因库的交换染色体,重组基因组合。理论上讲,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因为它既继承了双亲的所有遗传信息又通过交换基因产生了新的基因型。所以杂种一般生长得更好。(当然,这也要取决于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如果其中一个基因型非常糟糕,即使另一个基因型再好也不能挽救整个杂种的劣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