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生狂犬病后的症状是什么?
狂犬病是狗狗最恶性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是100%,人与狗狗均可发生。因患病狗狗在临床上出现神经麻痹和意识障碍以及大量流涎而得名。
狂犬病的病原是狂犬病病毒,主要在感染狗狗的神经组织和唾液中存在,在自然界中无生命,一般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杀死,但对低温(可长期耐冻)和干燥有较强抵抗力。带毒的狗狗、狐狸、猫、鼬和貂,在发病前的10~15天就可在唾液中发现这种病毒,患病后狂躁不安,唾液中带有大量病毒,从口腔中流出来,更带有大量病毒,凡是被患病狗狗咬伤的或被患病狗狗的唾液污染了伤口或粘膜的动物和人,在1~8个月的潜伏期后,都会发病和死亡。
凡是怀疑狗狗有狂犬病的,任何兽医人员都不做治疗,而是就地隔离,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在确诊后,首先要按照农业部发布的有关规定做好疫情报告,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并立即采取扑灭控制措施。
在该病爆发流行期,农业部和各省人民政府可以宣布禁止在疫区内和受威胁区内运输狗狗及其产品,并封锁疫区,对疫区内所有的患病狗狗和同群的接触狗、猫一律捕杀,尸体要焚毁或深度(2米以下)掩埋;对疫点内的所有狗狗、猫、鼬、貂等易感动物,用狂犬病灭活苗加强免疫一次;同时做好疫区牛、羊、马、猪等家畜炭疽等疾病的补防注射工作和各种消毒工作。
该病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做好预防和控制技术极其重要。主要技术措施:
一、管理措施
组织灭鼠,消灭吸血的节肢动物,铲除病源,减少病源(人和动物)或其排泄物的污染机会。对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和人,要严格实行隔离和扑杀病死病害等“五不许”规定。在该病常发的地方,禁止运输人和动物及其产品,同时禁止饲养狐狸、猫、鼬、貂等。
二、清洁卫生和预防接种
对所有家养狗狗、猫、鼬、貂等,均必须饲养在远离人们起居的处所,防止这些动物舔咬人们。要提倡用带顶网的笼子饲养,尽可能不让其与人们接触。常给这些动物洗澡,剪短被毛和爪甲,防止抓伤人们,在农忙和节日期间,更不要把这些动物带进人们起居室和各种公共场所,要严格管理好这些动物。
在疫区内以及疫情可能波及的受威胁区,要组织对所有狗狗、猫、鼬、貂等,实施强制性全面免疫接种。用狂犬病灭活苗,1年以上的狗狗,每次接种3毫升,1年以下的狗狗酌减。在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期间,可以进行加强免疫注射一次。注射时,1年以上的狗狗,每次应接种6毫升。
预防注射时,对病弱、饥渴、挨打的狗狗,不宜接种,可待其休息一晚后再注射,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反应和不良后果。注射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兽医人员,注射后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不能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