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钩端病怎么治疗?
本帖只谈治疗方法,不涉及病因及预防方法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血液传染病,人、犬及其他动物均可感染,以人和犬的发病较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1900年,法国学者首次发现患犬脑膜炎的病例与饮水中的粪便污染有关,1927年德国学者Kaufmann等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有类细菌物质并能使豚鼠发生急性热性病,由此认为可能是由微生物所致的疾病。
此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发现了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例报道,但直到1938年美国才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该病原体,故一般认为美国医师Hershey首先成功地分离出钩端螺旋体,从而为研究其感染机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人感染钩体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或轻微感染,少数表现为典型的钩体病。 犬在接触带菌鼠排泄物时可能被感染;也可能因为饮用或舔食被污染的饮用水而感染。
临床特征主要有:体温升高(41~42℃),腹泻,厌食,呕吐,呼吸困难,黄疸,白细胞减少甚至消失等。多数患犬病情较轻,经治疗后很快治愈。如果病程超过一周以上,则死亡率较高. 患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之一。由于病毒抵抗力很弱,易被高温、消毒剂等灭活,因此加强卫生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一环。 在流行季节尽量少让犬到野外去活动,特别是要避开鼠类排泄物的污染区,也不要让犬接触病犬和被其污染的地面和水源。对病犬应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诊治,病死犬及其尸体应深埋处理,不能食用。
治疗可使用青霉素G或庆大霉素肌注,同时给予止吐、抗菌消炎、补液等对症治疗,患犬痊愈通常需要5天左右时间。 对已出现临床症状而尚未确诊的患犬,可使用复方磺胺间甲嘧啶钠注射液,配合抗病毒口服液或双黄连口服液,每天注射两次,连用三天即可。对于病情严重者,可同时配合静脉补充葡萄糖及营养盐混合液,注意做好患犬的饮食调整工作。 患犬康复后,建议定期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作为预防性用药,连续使用两周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