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狗狗趴蹄?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狗狗的爪子之所以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并且可以灵活地活动,是因为狗狗的前肢有26块骨头组成的骨骼系统在起着作用。前肢的关节、韧带和肌肉使它们具有灵活性,而掌骨(即腕骨)则是维持稳定、保护爪子的骨架部分。 狗的前肢如果发育良好,那么它们就可以做到既灵活又稳定;但如果前肢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或受到损伤,就可能出现“趴爪”现象了。通常来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遗传因素、营养缺乏和环境因素。
一、犬种先天性遗传因素 在有些品种中,某些狗天生就会有“趴爪”的现象,比如苏格兰牧羊犬、罗威纳犬、圣伯纳德犬等。其实,这些品种的狗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祖先长期生活在野外,而那时的它们主要用来捕猎,因此会经常将四肢着地来接近目标,久而久之,这种肢体习惯就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了。所以,对于这类遗传性的“趴爪”犬,一般只能通过饲养、训练、护理等方面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
二、营养缺乏性后天的影响 如果狗狗的骨骼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就会使得它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同时,如果没有及时为狗狗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也会导致它出现缺钙的问题。当狗狗缺钙严重时,就会出现骨骼发育不完全的状况——例如腿骨细弱无力、不能负重,从而出现“趴爪”的现象。如果宠物主人长期只给狗狗喂食单一的狗粮,也会使其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而引起“趴爪”现象的发生。
三、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 对于幼犬而言,由于其自身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果此时它的生活环境过于嘈杂,或者被长时间困于狭小的空间内,都会导致其精神紧张并失去平衡感,从而使它变得不爱运动,最终形成“趴爪”现象。当然,如果狗狗已经成年但仍然保持着“趴爪”的习惯,那么就有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