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软骨病从哪里发病?
猫咪软骨病,又称为佝偻病,是因为身体缺乏维生素D而导致钙、磷代谢失常,引发骨骼病变,出现软瘫。 根据病因不同可以分为I型(营养性)和II型(遗传性)。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I型的发病机理。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有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而VD受体则分布在骨骼、肌肉等组织中,调节骨细胞的分化、增殖,以及钙离子向内流,从而起到调控钙离子水平的功能。当机体需要时,甲状腺素可以刺激甲状旁腺分泌PTH,进而引起肾小管重吸收钙离子增加,促进钙、磷的吸收,最终使血生化指标得到改善。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能合成足够的内源性的维生素D3,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髓,激活成骨细胞,合成钙、磷,用来建造新的牙齿和骨骼。 但是如果猫咪长期食物单一,缺乏晒太阳的机会,或者存在胃肠道疾病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就会出现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体内维生素D达不到生理活性水平,就会影响钙、磷的摄入和积聚,发生骨质疏松,骨骼变形,严重的会出现骨折。 一般来说,幼猫通过母体获得了足够抵抗佝偻病的抗体,6个月以下的幼猫感染机会不大。但是6个月后的成长期如果没有注意补充维生素D,就容易患病。另外,处于换牙期的猫咪因为牙龈炎发作可能会拒食,一旦维生素D摄取量不足,也容易生病。任何年龄的猫咪都有可能患软骨病,但主要高发年龄段在2~5月龄和7~8月龄两个阶段。 除了维生素D外,钙、磷也是骨骼组成的重要元素。体内缺钙容易导致骨质软化,发生肋骨外翻、腿弯弯曲、走路不稳等情况。
为了预防猫咪得软骨病,建议家长给猫咪喂含维生素D和钙、磷丰富的食物。日常可以多带猫咪晒太阳,紫外线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同时,不要让猫咪过度肥胖,因为脂肪过多会对骨骼产生压迫,也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