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我见过的猫咪都是黑亮的眼睛,但最近发现小猫咪的瞳孔不是黑色的而是红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动物的光感器官(包括眼睛和耳朵)可分为感觉器和感受器两个部分,其中感觉器又包含角膜、睫状体、晶状体和虹膜等,对光刺激反应的部位在感受器的细胞体内,因此光感器官也称视觉器官。 其中,视网膜是眼球中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而位于眼球后极部的视神经乳头处没有视网膜,因而这里又俗称“盲点”。
我们日常所说的瞳孔指的是虹膜中央部位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透镜,称为有光照射的瞳孔,其直径一般约为3-4mm大,通过肌肉收缩可以放大到6-9mm,并能够随光源亮度改变而缩小或者扩大,以保持适当的光线摄入。 在暗环境下,瞳孔的大小和光线强度成正比;而在亮的地方,则与光线成反比。 当外界光线比较明亮的时候,如白天或者开着灯的房间,由于瞳孔需要控制进入眼球的光量,因此会自然地散大,使光线得到合适的摄取。如果这时过度使用药物让瞳孔不能正常收散,就会引起视力障碍。
在暗环境下,人的瞳孔会自然缩至最小,同时眼睑张开,使眼的屈光系统充分聚焦,以便能看清细微的目标及物体。 而小猫刚出生时,眼睛是闭着的,大约要在10天左右才能打开。这时的瞳孔是淡粉色的,就像红宝石一样,非常漂亮。但当它睁开眼睛时,一切都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蓝色。
这是因为小猫眼睛的结构和人是不一样的,它们的虹膜中间有一圈白色组织,称作“色素环”,这有助于在暗处聚集光线。另外,小猫眼眶周围的皮肤很肥厚,富有弹性,能迅速伸展和收缩,就像凸透镜一样,也有助于光线的汇集。 所以,无论环境明暗,小猫都能清楚地看见东西。当然,这个时期的小猫只能看到黑白的阴影,而不能像大人一样看清彩色世界。